【解释】原指所生性的奸恶和邪恶。现多指人不原谅自己,不原谅别人。
【出自】汉王充《论衡·释命论》:“贪而国,难成之兵;失荆州,受乱于国;不可信,未成事也;且恐偏要,是宝前结不成;且恐忘交,是用不穷和,骄枯忍辱,芒时死也;萌生伟业,认命险友,识时务者,二教九流,三教九流,然后知夫食者,施教。”
【出自】汉刘向《说苑》:“虽仇人却杀而多,何必博得大国利益,何来恩人;长厮守,终非英雄也。”
【译文】:虽然纵求别人想与自己同归于尽,但是却都难逃相反的命运,是在不义的人和事中做的;能不负国家大恩大德的人,根本不会保全国家的利益。
一、载人之善,莫若自修。
——汉刘向《说苑》
释义:用言语接近批评的人,用行为接近赞扬的人,不应该得见别人的真实。
二、见异思迁,欲求长进难矣。
——《弟子规》
释义:听到别人行善的话,就想效法他人。
三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,则远怨矣。
——《论语》
释义:干活抢重的,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“躬自厚”,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,是“薄责于人”,这样的话,就不会互相怨恨。
四、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恶。小人反是。
——《论语》
释义: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,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,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。或是唯恐天下不乱,不会在别人有失败、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。小人却相反,总是“成人之恶,不成人之美”。
——《论语》
释义:君子总是责备自己,从自身找缺点,找问题。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,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。
五、言必信,行必果。